
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双气味难以忽视的鞋子。当一家人的鞋子堆放在鞋架上时,这不仅是一个普遍的问题,还是一个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居家设计难题。
两位印度研究者认为,这不只是臭味的问题,而是科学的挑战。他们开始研究难闻的鞋子如何影响我们使用鞋架的体验,并因此踏入了搞笑却富有创意的“搞笑诺贝尔奖”(Ig Nobel Prize)的殿堂,这是一个表彰荒诞但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的奖项。
42岁的维卡什·库马尔(Vikash Kumar)博士是德里郊外希夫·纳达尔大学(Shiv Nadar University)的设计学助理教授,他是萨萨克·米塔尔(Sarthak Mittal)(现年29岁)当年的大学老师。
两人最初在大学时萌生了研究臭鞋的构想。米塔尔回忆说,他常注意到宿舍走廊上堆满了鞋子,通常被放在双人房的门外。最初的想法很简单:为什么不为学生设计一个时尚美观的鞋架呢?但深入研究后,他们发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杂乱,而是不堪的鞋臭迫使鞋子被放在室外。
米塔尔告诉BBC:“问题不在于空间或鞋架不足,空间其实很充足。真正的原因是频繁出汗和持续使用鞋子导致它们散发臭味。”他现于一家软体公司工作。
于是,两人在大学宿舍展开了一项调查,提出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问题:如果我们的运动鞋散发恶臭,这会不会破坏使用鞋架的整体体验?
他们对149名大学生(其中80%为男性)的调查证实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却不愿承认的事实: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曾因自己或他人的鞋臭感到尴尬,几乎所有人都将鞋子放在家中的鞋架上,且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现有的除臭产品。家中常见的应对方法——例如在鞋内放入茶包、撒小苏打或喷洒除臭剂——效果都不理想。
于是,两位研究者转向科学。他们从现有研究中得知,罪魁祸首是一种在汗湿鞋子中滋生的细菌——不动盖球菌(Kytococcus sedentarius)。他们的实验显示,短时间的紫外线(UVC)照射能杀死这些细菌并消除臭味。
他们在论文中指出:“在印度,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某种形式的鞋架,若能拥有一个能保持鞋子无臭的鞋架,将大大提升使用体验。”他们将“臭鞋”视为重新设计传统鞋架的机会,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研究结果并非普通的人体工学论文,而是一个令人捧腹的奇思妙想:他们设计了一个配备UVC灯的鞋架原型,这款鞋架不仅能存放鞋子,还能对其进行杀菌消毒。(紫外线分为多个光谱,但只有C波段具有杀菌功能。)
在实验中,研究者使用了大学运动员穿过的、气味浓重的鞋子。由于细菌主要聚集在鞋头部位,UVC光线被聚焦于此。研究测量了不同照射时间下的气味变化,发现仅需2至3分钟的UVC处理,就能杀死细菌并消除恶臭。然而,过程并非一帆风顺:光线过强会产生过多热量,导致鞋子橡胶被烧坏。
《印度斯坦时报》图片显示,鞋架上堆满了运动鞋,研究者指出,大多数鞋架仅用于存放鞋子,无法解决臭味问题。他们并未简单地将UVC灯管对准鞋子,而是精确测量每一个气味变化。
实验开始时,鞋子的气味被描述为“强烈、刺鼻、像腐烂奶酪”。经过两分钟照射,气味减弱为“极轻微、略带烧焦橡胶味”。到四分钟时,恶臭完全消失,仅剩“中等烧焦橡胶味”。六分钟后,鞋子保持无臭且温度适宜。但若照射过长——10至15分钟——气味变为“强烈烧焦橡胶味”,鞋子也变得过热,这证明即使在科学中,时机掌控至关重要。
最终,两人提出了一个配备UVC灯管的鞋架设计。这个想法最初未获太多关注,直到美国的搞笑诺贝尔奖主办方主动联系他们。搞笑诺贝尔奖由《不可能研究年鉴》(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)期刊主办,并得到哈佛-拉德克利夫团体的联合赞助,至今已有34年历史,每年颁发10个奖项,旨在“让人先笑后思,表彰不寻常且富有想像力的研究”。
库马尔告诉BBC:“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奖项。这是2022年的一篇旧论文,我们从未主动投稿。搞笑诺贝尔奖的团队找到我们,给我们打电话,这本身就让人忍俊不禁又引人深思。”
“这个奖项不是为了认证研究,而是为了庆祝它——科学的趣味一面。大多数研究是一项出于热情却鲜有回报的工作,而这也是一种推广科学的方式。”
今年与这两位印度研究者一同获奖的,是一群研究令人捧腹的多元得主。得奖者其中包括:日本生物学家为牛只涂上图案以驱赶苍蝇、多哥(Togo)的彩虹蜥蜴对四种奶酪披萨情有独钟、美国儿科医生发现大蒜能让母乳对婴儿更具吸引力,以及荷兰研究者发现酒精能提升外语能力——尽管它让果蝠(Fruits Bat)在飞行中变得笨拙。
此外,还有一位历史学家追踪了自己35年的拇指指甲生长情况,以及物理学家探索义大利面酱的奥秘。
因研究臭鞋而获奖,似乎为这两位印度研究者树立了更高的目标。
库马尔说:“除了获得认可,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责任——我们现在必须在大家通常不会思考的问题上做更多研究,去提出问题。”
换句话说,今天的臭鞋问题,可能成为明天的突破性科学发现。